时间:2023-12-15
来源:思政部 作者:李先灵 图片:林方、苑望
“创作有根有源有曲有调的音乐作品”——2023年第四期“音乐厅里的思政课”开讲
时间:2023-12-15
来源:思政部 作者:李先灵 图片:林方、苑望
12月13日,中国音乐学院2023年第四期“音乐厅里的思政课”近日在学校国音堂开讲。以“创作有根有源有曲有调的音乐作品”为主题,中国交响音乐季艺术中心秘书长、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副会长何春生以著名作曲家傅庚辰先生的代表作为例,结合自己的创作体会,给同学们讲述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音乐厅里的思政课”。作曲系师生代表、本学期修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学生和思政部、基础部的教师共同聆听学习。本期“音乐厅里的思政课”由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和作曲系共同主办,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主任佟怡教授主持。
报告会前,举行了赠书仪式。何春生将《中国交响音乐博览》赠予中国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宇代表学校接受赠书。
中国交响音乐季艺术中心秘书长、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副会长何春生给同学们讲授了一场题为“创作有根有源有曲有调的音乐作品—— 从三首歌词写作谈音乐作品的创作体会”的精彩思政课,向大家介绍了《雷锋,我们的战友》《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映山红》等作曲家傅庚辰先生的传世佳作,分享了自己创作音乐作品的心得体会,并和同学们交流了音乐创作的“四有”问题。
何春生老师以自己的视角,向国音师生生动介绍了傅庚辰这位“一辈子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的作曲家”。他从作曲家的职责、眼光、勇气、情怀四个方面对傅庚辰先生的创作风格进行了解读,并结合具体音乐作品,和大家共同感悟傅庚辰先生“诚挚于人生、执着于事业、忠诚于理想”的艺术家精神。何春生老师结合自己的音乐作品《我们共同走来》《你们是最可爱的人》《希望》,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验:“触景生情,叙事抒情;有根有缘,有曲有调;拥抱生活,体会生活;歌颂人民,歌唱祖国”,指出只有以时代为载体,用时代的语言歌颂人民,“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才能创作出有生命力的音乐作品;要创作“有根有源有曲有调”的音乐作品,必须深入生活、融入时代;要在写实的基础上与艺术相结合,在歌词中表达真情实感,实现“让人民听懂”这一音乐创作的目标。
同学们聆听报告后纷纷表示收获满满、深受启发,称赞何春生老师带来的这堂“音乐厅里的思政课”提高了她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进一步打开了创作思路,拓宽了学术视野,将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同学们还就何春生老师强调的音乐创作中“有根有源有曲有调——四有”问题进行了请教。何春生老师结合学生熟悉的音乐作品进行了形象阐释。
“音乐厅里的思政课”是我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举措之一,其教学设计注重发挥德艺双馨艺术家对学生成长的价值引领作用,鼓励学生们不仅要在文艺创作上追求卓越,而且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上追求卓越,展现艺术院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积极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