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5
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李杲昕、王楠
喜报 | 我校三支团队项目获评2023年北京高校师生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双百行动计划”优秀示范项目
时间:2023-12-15
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李杲昕、王楠
近日,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了2023年北京高校师生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双百行动计划”优秀示范项目名单。我校1支青年教师社会调研团队项目和2支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项目获评优秀示范项目。
青年教师社会调研团队项目
项目名称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北京市演艺新空间发展
项目负责人
林 方 思政部、基础部副主任
团队成员
袁丹妮 艺术管理系2023级硕士研究生
郑思为 艺术管理系2019级本科生
吕艺佳 艺术管理系2020级本科生
杨楚萌 艺术管理系2020级本科生
高 淼 艺术管理系2020级本科生
为助力“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打造,推进“演艺之都”建设,团队负责人在2023年带领30多人次的学生团队先后调研了北京市20余家演艺新空间;面向演艺新空间观演群体发放调查问卷;通过座谈了解政府关于对演艺新空间支持政策的出台经过、目前对演艺新空间建设支持的重点难点以及下一阶段政策帮扶的倾向意见;访谈国家大剧院、保利剧院相关管理者,访谈政府智库及演出制作公司,深入掌握行业动态与市场反馈,在此基础上梳理演艺空间新业态、新场景,研究演艺服务发展能级的有效提升路径,并向政府提出易于落地实施的政策建议。
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项目
项目名称
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大思政课“乐承红色血脉,弦奏首都华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行走音乐会”
项目负责人
郑轶凡 国乐系2021级硕士研究生
团队成员
李梓烨 艺术管理系2021级硕士研究生
蔡妙如 音乐学系2021级硕士研究生
张 泸 声乐歌剧系2021级硕士研究生
董祥瑞 管弦系2021级硕士研究生
李舒婷 教育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
杨文玺 艺术管理系2023级硕士研究生
魏然 钢琴系2022级硕士研究生
指导教师
王静波 研究生院副院长、党委研工部副部长
实践团队以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为主要成员,先后于2023年10月6日、2023年11月19日在亮马河畔、水立方举办两场“行走音乐会”,不仅为首都市民打造了音乐文化大餐,更是特殊的国音研究生的“大思政课”。音乐会创新演出形式,由剧场里、舞台上搬到现代首都人文景观新地标,在传统音乐会中融入“人文行走”理念,根据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的4个时期,设计4个演出点位,选择各时期代表性音乐作品,在表演中引领观众跟随经典歌曲重温党史,突出沉浸式、互动性、参与感,让国音学子在思政特色艺术实践中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贯彻落实文艺工作战略部署中提升专业素养,服务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建设,擦亮首善之都红色文化品牌。
项目名称
匠心京韵万古新
项目负责人
高楚霖 艺术管理系2021级本科生
团队成员
杨婧妍 艺术管理系2021级本科生
李雨豪 艺术管理系2021级本科生
林珈伊 艺术管理系2021级本科生
张木子 艺术管理系2021级本科生
夏诺依漫 艺术管理系2021级本科生
凌靖芳 艺术管理系2022级本科生
指导教师
高颖婕 艺术管理系教师
项目依托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通过多次调研对通州“运河船工号子”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进行深入了解,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全面分析,根据调研情况提出遗产传播保护和文化传承亟待加强、通州“运河船工号子”文旅融合程度不高、通州“运河船工号子”发展情况不佳、通州“运河船工号子”发展支持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并从多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以此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建设,同时从保护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推动通州“运河船工号子”传承与发展。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双百行动计划”项目组织和申报工作,由党委宣传部牵头,各院系和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响应、广泛动员、细致指导。2023年我校共组织实施了7个项目,包含1项青年教师社会调研项目和6项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师生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特长,立足专业学科发展新研究视角、暑期社会实践深化推广、文艺服务大众创新艺术实践等方面,顺利完成并取得丰硕成果。
11月29日,党委宣传部组织召开学校2023年“双百行动计划”项目总结交流会。党委副书记刘宇出席交流会,对各项目进行点评指导并对今后工作开展提出要求。7个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进展情况及实践成果,详细展示了调研视频,提出了首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咨政建议。相关院系党组织书记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为各项目“细致把脉”,从学术价值、实践意义、社会效益等多方面提出建设性和指导性意见。
其他四组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也出色完成了本年度校级调研实践项目。声乐歌剧系2019级本科生郝泳杰的项目《中国音乐学院“文化中国 水立方杯”音乐夏令营实践访谈调研》以承办夏令营实践项目为中西文化交流互鉴架设音乐桥梁,为服务首都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做出贡献;艺术管理系2020级本科生吕艺佳负责的项目《“红映东城”——北京市东城区红色文化资源创新转化》,调研东城区文旅融合现状,为丰富东城区红色文化资源库、推动东城区文旅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音乐学系2022级硕士研究生王志鹏的项目《河北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调查——以屈家营音乐为例》,经过深入考察,开展田野调查,从学理角度对“屈家营音乐”非遗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提出建议;钢琴系2021级本科生孔涵菲的项目《首都高校“大思政”课美育探索——基于红色钢琴作品演奏实践》,通过实施问卷调研并举办多场“键盘上的红色之旅”音乐会,探索红色音乐文化融入“大思政”课的协同互补机制。
下一步,学校将以申报和组织好“双百行动计划”落实作为深化“大思政”实践育人的有效平台,从组建团队、过程指导以及经费支持等方面继续做好“双百行动计划”相关工作,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引导国音师生为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