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学院 2018 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时间:2018-01-27

 

欢迎报考中国音乐学院博士学位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培养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定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服务,在音乐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音乐艺术理论研究能力并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政策

  坚持“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原则,实行“自愿报考、统一考试、单独划线、择优录取”的政策。

三、招生生源

西部 12 省(区、市),海南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 4 省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湖南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 和湖北省恩施自治州。

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和少数民族硕士 基础培训基地的教师和管理人员。

根据《教民厅〔2017〕8 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 2018 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 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文件精神,我校 2018 年不招收汉族考生。

四、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政审合 格,立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承诺毕业后按定向协议到定向单位或地区就业。

3.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 2018 年 9 月 1 日前取得硕士学 位);获得学士学位 6 年以上(含 6 年,从获得学士学位至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 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4.身体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5.有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推荐。

 

五、研究方向及学制

研究方向、导师:见附件 1
学制:三年
招生名额:预计招收 5 名(以国家当年正式下达的计划为准)

 

六、报名与考试时间安排

日期 (2018 年)

内容

注意事项

3 月 13 日-28 日

考生邮寄 “报名材 料”

1.“报名材料”详见“七、报名材料说明”。 2.特快专递邮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翔路 1 号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邮 编 100101。
3.考试费用请在“现场确认”时缴纳,请勿用邮局寄送。

3 月 13 日-28 日

网上报名

考生登陆 http://bszs.ccmusic.edu.cn/wsbm/jsp/bswb_index.jsp进行注 册并完成网上报名,并自行打印《网上报名信息表》。
网上报名时间:3 月 13 日 9:00 至 3 月 28 日 16:00,逾期不予补报。 提示:考生务必邮寄报名材料并进行网上报名,否则将不具备报名资格。

4 月 24 日

公布资格 审查结果

上网查看结果(所报材料审查通过后方可参加后面的考试)

5月8日

现场确认

考生到我校进行现场确认(上午 9:00-12:00) 1.查验“七、报名材料说明”中规定项目的原件。
2.3 张一寸同一底版正面近期证件照片。
3.缴纳考试资格审查费 100 元,考试费 100 元,加试费 100 元(同等学力

或跨专业考生)。 4.研究生招办将组织专家对报考人提交的论文、作品及音像进行资格审查,

 对符合条件的考生发给准考证。

5 月 10 日

作曲系跨 专业加试

硕士研究生阶段为非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方向的考生如报考作曲系各 专业方向需要加试(见附件 3)。

5 月 11 日

公布考试 具体安排

下午 4:00 在中国音乐学院新楼一楼大厅公布考试具体安排和作曲系跨专业 加试通过名单。

5 月 12—13 日

各专业初 试

初试科目(每门考试时间为 3 小时): 1.英、日、德、俄语任选 1 门(不含听力) 2.主科
3.专业基础课 2 门(见附件 1)

5 月 16 日

公布初试 合格名单

上午 10:00 上网查看结果

5 月 17 日

各专业复 试

口试:主要考查考生在博士研究生阶段的研究计划报告与考生的整体素质 等。

5 月 17 日-18 日

同等学力 加试

见附件 3

注:以上各科考试地点均为中国音乐学院

 

七、报名材料说明

1.各类表格及证件

(1)《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计划报告》原件 (2)《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专家推荐书》原件(2 份) (3)《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政治思想品德考查表》原件 (4)《报考中国音乐学院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原件 (5)硕士学位课程学习成绩单原件或复印件(我校毕业生不需要提供,同等学力人

员如修读过硕士课程,需提交成绩单;如未修读过硕士课程,需提交学士学位课程成绩 单),需加盖所出具院校教务部门公章或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

(6)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未答辩者需提供硕士学位论文初稿;同等学力考生不须提 供)

(7)身份证、硕士学位及学历证书复印件(同等学力考生提交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及 复印件)。持海外教育机构学历学位的,应到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认证(验原件,交复印 件);

(8)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供在读单位证明书原件,注明在读研究方向和学号(最迟在 入学前补交硕士学位证书和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9)《报考 2018 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

2.学术成果

(1)报考音乐学各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理论、 音乐声学、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学、音乐治疗学)的考生, 须提交如下材料:

1学术论文 2 篇,公开发表且与报考研究方向一致的论文(不少于 6000 字); 2所报考研究方向的学科研究现状及对本学科发展前景看法的报告(不少于 2000 字)。

(2)报考作曲技术理论各研究方向(和声、音乐作品分析、配器)的考生,须提交 如下材料:

1学术论文 2 篇,其中 1 篇应为正式发表且与所报考研究方向一致的论文(不少于 6000 字);

2和声、音乐作品分析专业提交 1 首独立创作的三重奏以上编制的室内乐作品; 3配器专业须提交 1 首独立创作的管弦乐作品(双管以上编制)。

(3)报考作曲方向的考生须提交本人独立创作的作品不少于 3 首,其中 1 首为交响

 

乐队作品(三管或三管以上编制),另外 2 首可含室内乐、声乐、民乐以及电子音乐等。 所交作品应有 1 首是以音乐会形式发表(可提供音响或音像资料)。

(4)报考表演艺术研究各方向的考生,须提交如下材料:
1学术论文 1 篇,内容应与表演艺术相关且在专业期刊上公开发表(不少于 3000 字); 2能够代表个人最高水平的独唱(或歌剧片段)/独奏(或协奏)音像资料 1 份(不 少于 30 分钟)。

(5)同等学力考生在提交的论文中,应有 1 篇相当于硕士学位论文且公开发表的, 与所报考研究方向一致的学术论文(不少于 6000 字)。

八、体格检查

本年度每位导师招生人数与本导师名下未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人数(截止到 2018 年 1 月 1 日之前)累计不得超过 2 人。

考生在复试时由学校统一组织体检。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 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 号)和学校有关规定 执行。

九、录取

根据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并结合思想政治表现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由我 校发录取通知书。被录取的考生必须按照规定在指定时间来我校报到;应届考生被录取 后在入学报到时若不能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则取消其录取资格。

十、其它

1.收费:10000 元/年。 2.住宿:我校安排京外学生住宿,住宿费以我校相关规定标准收取。 3.在校学习期间,按国家规定享受研究生助学金和公费医疗,根据国家和我校相关

规定享受奖学金。
博士生毕业后必须回定向地区或单位连续服务至少 8 年(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

中班、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和民族硕士基础强化培训基地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服务 期为 12 年)。

  毕业生不按协议就业者,要支付培养成本和违约金。违约金的具体标准、支付方式等另行规定。

4.本简章解释权归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翔路 1 号邮政编码:100101 中国音乐学院网址:www.ccmusic.edu.cn 研究生院招办电话:010—64887101

 

附件 1:中国音乐学院 2018 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研究方向、导师、考试科目

学科、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指导 教师

招生 名额

考试科目

加试科目

130200 音乐学

●音乐学

02 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理论

杜亚雄
杨红 杨玉成(外聘)

5

1英、日、德、俄语(A 卷) 2主科
3音乐作品分析(A 卷) 4中外音乐史(A 卷) 5口试

见附件 3

03 中国音乐史

刘勇 王小盾(外聘) 李方元(外聘)

1英、日、德、俄语(A 卷) 2主科
3音乐作品分析(A 卷) 4中外音乐史与中国传统音乐基 础理论(A 卷)

5口试

07 音乐教育学

管建华(外聘)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09 作曲

施万春
王黎光
王宁
姜万通
杨 青(外聘) 张千一(外聘)

1英、日、德、俄语(B 卷) 2主科
3作曲技术理论(见附件 2) 4中外音乐史与中国传统音乐基 础理论(B 卷)

5口试

13 配器

王宁

1英、日、德、俄语(A 卷) 2主科
3作曲技术理论(见附件 2) 4中外音乐史与中国传统音乐基 础理论(A 卷)

5口试

●表演艺术研究

14 声乐表演艺术研究

(双导师制) 邹文琴 黄虎

(双导师制)阎维文(外聘)赵晓楠

1英、日、德、俄语(B 卷) 2主科
3音乐作品分析(B 卷) 4中外音乐史与中国传统音乐基 础理论(B 卷)

5口试(见附件 2)

15 器乐表演艺术研究

吴文光(古琴)

注:1.**码 01 中国传统音乐理论、04 西方音乐史、05 音乐声学、06 音乐心理学、08 音乐治疗学、10 和声、11 音乐作品分析、12 复调,本年度暂不招生。

2.声乐表演艺术研究方向实行双导师制,即表演导师和理论导师。

 

附件 2:考试科目说明

1.作曲研究方向(代码 09)考生的作曲技术理论笔试需在复调、音乐作品分析和配 器 3 门中任选 1 门答题。

复试形式:口试
2.作曲技术理论研究方向(代码 10-13)考生的作曲技术理论笔试按照下列规则: (1)和声研究方向(代码 10),可在复调、音乐作品分析和配器中任选 1 门 (2)音乐作品分析研究方向(代码 11),可在和声、复调和配器中任选 1 门 (3)配器研究方向(代码 13),可在和声、音乐作品分析和复调中任选 1 门 复试形式:口试
3.声乐表演艺术研究(代码为 14)
初试要求:(1)中国古诗词歌曲 1 首

(2)中国民歌(包括民歌改编或戏曲风格作品)1 首 (3)中外艺术歌曲 1 首 (4)中国歌剧唱段或西洋歌剧咏叹调 1 首

复试形式:口试
4.器乐表演艺术研究(代码 15)
初试要求:自选古琴曲 2 首(其中至少 1 首为虞山吴派代表性曲目) 复试要求:(1)近现代创作乐曲 1 首

(2)虞山吴派代表性曲目 1 首(不能与初试曲目相同)

(3)口试 5.关于《中外音乐史与中国传统音乐基础理论》专业基础课考试说明:

(1)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代码 01)、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理论(代码 02)研究 方向考《中外音乐史》(A 卷,包括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西方音乐史 3 个方向的考题);

(2)音乐声学(代码 05)、音乐心理学(代码 06)、音乐教育学(代码 07)、音乐治 疗学(代码 08)研究方向考《中外音乐史与中国传统音乐基础理论》(A 卷,从中国古代 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西方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基础理论 4 个方向考题中任选 3 个方向的考题);

(3)中国音乐史(代码 03)、西方音乐史(代码 04)研究方向考《中外音乐史与中 国传统音乐基础理论》(A 卷,从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西方音乐史、中

 

国传统音乐基础理论 4 个方向考题中选择 3 个非本人报考研究方向的考题); (4)和声(代码 10)、音乐作品分析(代码 11)、配器(代码 13)研究方向考《中外 音乐史与中国传统音乐基础理论》(A 卷,其中,西方音乐史为必考题;中国古代音乐史、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基础理论为 3 选 2);
(5)作曲(代码 09)、声乐表演艺术研究(代码 14)、器乐表演艺术研究(代码 15)

研究方向考《中外音乐史与中国传统音乐基础理论》(B 卷,从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 现代音乐史、西方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基础理论 4 个方向考题中任选 3 个方向的考题)。

 

附件 3:加试科目

  一、具有硕士学位、报考跨专业的考生需加试的科目

1.音乐学各方向(代码 01—08):
(1)和声
(2)中西音乐作品听辨
2.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各方向(代码 09—13)除已选考 1 门科目外,剩余 2 门考试

科目为:
(1)作曲方向:在复调、音乐作品分析和配器中任选 2 门 (2)和声方向:在复调、音乐作品分析和配器中任选 2 门 (3)音乐作品分析方向:在和声、复调和配器中任选 2 门 (4)配器方向:在和声、音乐作品分析和复调中任选 2 门

3.表演艺术研究各方向(代码 14—15): (1)和声
(2)论文写作

  二、以同等学力报考者需加试的科目

1.音乐学各方向(代码 01—08):
(1)政治
(2)和声
(3)中西音乐作品听辨 2.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各方向(代码 09—13): (1)政治

(2)除已选考 1 门科目外,剩余 2 门考试科目为: 1作曲方向:在复调、音乐作品分析和配器中任选 2 门 2和声方向:在复调、音乐作品分析和配器中任选 2 门 3音乐作品分析方向:在和声、复调和配器中任选 2 门 4配器方向:在和声、音乐作品分析和复调中任选 2 门

3.表演艺术研究各方向(代码 14—15): (1)政治
(2)和声
(3)论文写作

 

参考文献: (主科)

研究方向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备注

中国传统音乐 理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民族音 乐学方法论类、区域音乐文 化研究类、音乐形态分析类 以及前沿热点学术问题

音乐类专业期刊

民族音乐学/音 乐人类学理论

《人的音乐性》

约翰·布莱金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6 年

《音乐人类学》

阿蓝·梅里亚姆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8 年

《苏亚人为什么歌唱》

安东尼·西格尔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 社

2012 年

《西方民族音乐学十讲》

陈铭道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 社

2011 年

《民族音乐学问题研究》

布鲁诺·奈托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 社

2013 年

《民族音乐学概论》

杜亚雄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 社

2011 年

《民族音乐学概论》

伍国栋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7 年

《民族音乐学导论》

海伦·迈尔斯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4 年

《民族志:步步深入》(第 3 版)

大卫·M.费特曼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3 年

音乐声学

The Science of Sound

Thomas D. Rossing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1982 年

On the Sensation of tone, As a Physiological Basis for the Theory of Music, 4thed.

Tran. by A. J. Ellis

H. von Helmholtz

New York Dover

1954 年

《音的历程——现代音乐 声学导论》

韩宝强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3 年

中国古代音乐史

《中外音乐交流史》

冯文慈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3 年

《中国音乐史学的回顾与 反思》

冯文慈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 社

2005 年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 册)》

杨荫浏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1 年

《黄翔鹏文存》

黄翔鹏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7 年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

夏野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89 年

 

《中国音乐年鉴》(中国古 代音乐史部分 1987 年至今)

中国音乐研究所

文化艺术、山东教 育、山东文艺、山 东友谊等出版社

1987 年

《中国音乐史》

王光祈

人民音乐出版社 (王光祈音乐论著 选集)

2009 年

中国近现代音乐 史

搜索历史——中国近现代 音乐史文论选编

张静蔚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年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修订 版)

汪毓和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9 年

《重写音乐史》争鸣集

冯长春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5 年

西方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教程》

李秀军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3 年

《西方音乐通史》

于润洋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年

《聆听音乐》

余志刚、李秀军 译

三联出版社

2012 年

《西方音乐史》

余志刚译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0 年

音乐心理学

《人类的音乐经验:音乐心 理学导论》

霍杰斯著 刘沛译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 社

2015 年

《现代中国学术论衡》

钱穆

三联书店

2001 年

《音乐教育的基本概念》

科尔维尔主编刘沛、吴珍译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 社

2015 年

第 5、 6、7、 13 章 以及译 者前言

《音乐教育原理》

艾伯利斯等著刘沛、任恺译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 社

2008 年

第 2、 3、5、 6、7、 8、10、 11 章

《美国学校音乐教育概况》 (新版)

刘沛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1 年

第 2、9 章

《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

刘沛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年

有关心理学与研究方法的篇目

《心理学基础》(第二版)

全国十二所重点 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年

音乐教育学

《音乐教育与教学法》

谢嘉幸、郁文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音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谢嘉幸、徐绪标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9

《音乐课程与教学研究》

管建华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

2012

《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

(美)艾伯利斯等著刘沛、任恺译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 社

2008

《变化世界中的音乐教育》

(加)鲍曼著 黄琼瑶等译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5

《中国古代乐论选辑》

吴钊等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1

《音乐的语境——一种音 乐解释学视域》

谢嘉幸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 社

2005

《教育学基础》(第二版)

全国十二所重点 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当代教育学》(第 4 版)

袁振国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美)威廉.维尔斯 曼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1

音乐治疗学

《音乐治疗学基础》

张鸿懿

中国电子音像出版 社

2000 年

《音乐治疗导论》

高天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8 年

《心理咨询与理论—多元 文化视角》

(美)艾伦·艾 维等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8 年

《孤独症儿童的音乐治疗》

(英)朱丽叶 特·阿文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8 年

《音乐治疗和心理剧》

(美)约瑟夫·莫 里诺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8 年

《音乐与迷幻——仪式音 乐研究》

肖梅等

2014 年

《黄帝内经》

传统医 典版本 不限

《音乐治疗》

张刃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 年

 

(专业基础课)

考试科目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备注

中国古代音乐史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杨荫浏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1 年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

夏野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89 年

《中国音乐通史简编》

孙继南、周柱铨 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13 年第 二版

中国近现代音乐 史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修 订版)

汪毓和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9 年

《中国音乐通史简编》

孙继南、周柱铨 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13 年第 二版

西方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教程》

李秀军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3 年

《西方音乐通史》

于润洋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年

《聆听音乐》

余志刚、李秀军 译

三联出版社

2012 年

中国传统音乐基 础理论

《中国传统音乐基础》

姚艺君李月红桑海波陈爽赵晓楠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3 年

《中国传统音乐基础 100 问》

姚艺君李月红桑海波陈爽赵晓楠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1 年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

袁静芳主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 年

音乐作品分析

《音乐作品分析应用教程》 (第三版)

高佳佳、赵冬梅 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年

《曲式与作品分析基础》

高为杰、吴春福 编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