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旧版网站 OA 系统 Email 图书馆

  • 国音概况

    Introduction

    学校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 机构设置

    Department

    教学院系 党务部门 行政部门 研究机构 其他
  • 招生就业

    Enrollment&
    employment

    本科生招生 硕士研究生招生 博士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附中招生 考级 就业信息网
  • 国音师资

    Faculty

    师资概况 教学名师 博士生导师 特聘教授 师资队伍
  • 合作交流

    Cooperation

    国内交流 国外交流
  • 校园服务

    Service

    国音校历 校园地图 数字国音 国音邮箱 联系我们
E
  • 国音概况
    • 学校介绍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机构设置
    • 教学院系
    • 党务部门
    • 行政部门
    • 研究机构
    • 其他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硕士研究生招生
    • 博士研究生招生
    • 留学生招生
    • 附中招生
    • 考级
    • 就业信息网
  • 国音师资
    • 师资概况
    • 教学名师
    • 博士生导师
    • 特聘教授
    • 师资队伍
  • 合作交流
    • 国内交流
    • 国外交流
  • 校园服务
    • 国音校历
    • 校园地图
    • 数字国音
    • 国音邮箱
    • 联系我们
  • 学术空间

    Academic

  • 学术动态
  • 科研课题
  • 科研获奖
  • 中国乐派

作曲系举办作曲家讲坛第79期主题讲座

时间:2022-04-22

来源:作曲系 作者:卞婧婧

作曲系举办作曲家讲坛第79期主题讲座

时间:2022-04-22

来源:作曲系 作者:卞婧婧

4月20日下午,作曲系第79期“作曲家讲坛”在教学楼403教室成功举办。本场讲座邀请中国文联音乐艺术中心副主任、《人民音乐》杂志副主编张萌,讲授“当代中国民族管弦乐创作的多元格局”。讲座由作曲系主任高缨教授主持。

讲座开始,张萌老师首先介绍了从1920年郑觐文先生在上海创立“大同乐会”起至今中国民族管弦乐发展的百年历史,总结了国民族管弦乐从学习模仿到融合创新的两次主要发展历程。

张萌老师列举了新时代以来,民族管弦乐形成的一支由作曲家、民乐指挥家、演奏家共同组成的创作队伍,举例说明具有代表性的京沪作曲家的民族管弦乐创作,以及其他地方作曲家的民族管弦乐创作。同时,他认为在民族管弦乐创作队伍中,作为“局内人”的演奏家、指挥家也是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并与大家分享了代表性演奏家的演出视频。

讲座中,张萌老师还从“主题性创作的繁荣”“ 多元跨界的探索”“青年一代的崛起”“观念拓展与技术创新”四个方面进一步介绍了新时代民族管弦乐的创作特色。他认为,青年一代作曲家群体有着“双重文化母语”,以文化发展的“全局观念”定位民族管弦乐的时代内涵,在回望和前瞻中构建民族管弦乐创作的“新传统”,探寻独特的声音美学。

在交流讨论中,师生们就民族管弦乐表现内容的风俗性和哲理性等问题展开热议。

本期“作曲家讲坛”聚焦中国民族管弦乐创作的相关问题,张萌老师从历史文化的全局视角,结合对历史梳理、时代背景与创作内涵的介绍,为大家展现了当代中国民族管弦乐创作与发展的多元格局,给学生们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借鉴。

其他新闻

  • 21 2022.04

    学校师生多部作品参演国际计算机音乐协会(ICMA)2022亚洲专场演出季

  • 12 2022.07

    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青年教师亓梦婕作品入选​2022国际计算机音乐大会

Copyright © 中国音乐学院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91 | 京ICP备:13044071号-4号  Site Designed by MONOKEROS
地址:北京朝阳区安翔路一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87561 传真:010-64874646
新浪
微博
官方
微信
新浪
微博
官方
微信

Copyright © 中国音乐学院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91

京ICP备:13044071号-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