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来源:音乐学系、工会 作者:孔莹
我校师生赴福建高校开展教学经验交流暨“田野里的思政课”调研活动
时间:2024-05-22
来源:音乐学系、工会 作者:孔莹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促进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入理解与感悟,2024年5月10日至5月13日,由中国音乐学院工会常务副主席田雪梅、音乐学系党总支书记肖明带队,学校师生一行18人赴福建厦门、泉州开展为期四天的“高校教学经验交流暨‘田野里的思政课’调研活动”,此项活动为北京市教育工会先进教研工作室项目。
经验交流凝共识,共促教学新篇章
5月10日,师生们来到集美大学,受到集美大学音乐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的热情接待,并进行了交流座谈。音乐学院党委书记何治富和副院长滕腾分别介绍了集美大学的建校历史、办学特色及音乐学院的学科建设。座谈会围绕青年教师如何紧跟新时代要求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与创新能力,担负起教育使命进行研讨。滕腾副院长以“音乐教师教学媒体的多元应用”为题分享了她在教学中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经验与心得,并就如何更好地应用新媒体手段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助力教学实践、加快音乐教育与研究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等热点问题与师门们进行了热烈探讨。
5月14日,师生一行到访泉州师范学院,与音乐与舞蹈学院(泉州南音学院)的领导、老师们进行交流座谈,并观看演出。音乐与舞蹈学院陈恩慧院长代表师生表达了对我校师生来访的热烈欢迎,介绍了南音学院的办学特色、教学体系及课程设置。随后,师生们欣赏了南音系学生的精彩演出,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互动。
田野采风探乐源,思政实践铸乐魂
“田野里的思政课”是音乐学系的实践课程,也是师生走向社会、走向“田野”的思政教育活动。音乐学系党总支书记肖明在行前动员时强调,期望通过此次学术调研,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让思政融入专业课建设同向同行,不断创新育人新路径。
赓续历史文脉。李叔同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著名的音乐家、书法家、美术教育家、学堂乐歌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师生一行来到了弘一法师(李叔同)纪念馆。弘一法师纪念馆位于泉州市大开元寺内,师生们在开元寺大殿内参观了的24尊飞天乐伎以及弘一法师纪念馆,从文物中寻觅音乐元素、追溯音乐历史、总结研究方法。参观结束后,师生们围绕在李叔同雕像旁,以一曲《送别》共同致敬、缅怀这位在诗词、书画、音乐等多个领域开创辉煌的大师。
激活文明互鉴。师生们前往“音乐之乡”鼓浪屿,参观了“国内首家、世界一流”的钢琴博物馆和“国内唯一、世界最大”的风琴博物馆。让师生们深刻感悟到,以尊重、包容的态度推动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与互鉴,对推动中国音乐发展与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谱写当代华章。师生们此行还先后参观考察了厦门市南乐团、泉州市鲤城区南音研究社,以及泉州师范学院“南音”专业。师生们走出校门,通过近距离的观摩、体验与访谈,全面了解了南音的文化遗产价值与文献史料价值。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传统南音在当代的活态传承情况,及其在“双创”策略下的蓬勃生机与繁荣前景。
(我校师生们与厦门市南乐团互动并合影留念)
(我校师生们观看泉州市鲤城区南音研究社演出并合影留念)
(我校师生们观看泉州师范学院南音系学生演出并互动交流)
此次调研活动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师生们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加强与地方高校的交流合作,坚持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赓续历史文脉,激活文明互鉴,用音乐谱写当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