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5-18
来源: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
蒋大为先生为“中国乐派名家讲坛?燕园弦歌”作“语言是歌唱的灵魂”讲座
时间:2018-05-18
来源: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
2018年5月15日晚7点,由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与北京大学会议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国乐派名家讲坛﹒燕园弦歌”系列活动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男高音歌唱家蒋大为先生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题为《语言是歌唱的灵魂》的讲座,分享他在音乐中的收获与感悟。百周年纪念讲堂座无虚席,来自北京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以及其他院校的师生、社会各界人士共同聆听了讲座。
讲座伊始,蒋大为先生坦诚地说,自己是一个从部队中走出来,唱着部队歌曲长大的“草根”音乐家。而今迈入古稀之年,近五十年的艺术生涯让他对音乐有了更多见解与观点。他结合自身经历讲到,传统文化对于歌唱者的声乐道路和艺术生命力都具有特别意义,尤其是语言贯穿整个声乐的过程,是歌唱的灵魂。
他认为,“中国唱法”要具备三大要素:源自民间民族戏曲、科学的发声方法、民族语言的特色。蒋先生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本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具有生命力的,继承传统与否以及继承的程度将奠定我们未来声乐道路的发展和艺术生命力。针对“科学唱法”,他认为语言是表达声音、情感的东西。蒋大为先生主张唱歌是语言的发展,即当语言“说”对的时候,相应的腔体也就运作起来了。同时,在演唱不同语言的作品时,要按照该民族的习惯和审美来发音,以情带声。一味地去模仿别人,缺乏个性与创新就失去了民族声乐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特点。
蒋大为先生朴实又不失风趣的讲座展示了一个热爱中国文化的歌唱家对歌唱艺术的探索与思考。蒋大为先生在讲解中多次示范演唱,虽已是古稀之年,嗓音依旧明亮通透,这也是他坚持“科学唱法”的最好体现。
最后,蒋大为先生携三名学生一起演唱了脍炙人口的《敢问路在何方》,赢得了现场师生观众热烈掌声,为本次讲座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倡导美育教育、繁荣校园文艺生活,关注师生需求、服务素质教育,树立中国乐派,弘扬中国音乐文化”是建立“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实践基地”的宗旨。
今后,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与北京大学将进一步深化合作,为开拓北大青年学子的艺术视野,推出中国乐派名家讲坛经典讲座,系列推出中国音乐舞台艺术精品,共享优质资源,为师生观众带来世界一流艺术资源和更好的艺术享受,切实在推广美育教育、培养学生艺术素养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