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13
来源:音乐学系 作者:赵晓楠 来源:音乐学系
久久为功 驰而不息——张静蔚教授史学系列新作出版
时间:2017-12-13
来源:音乐学系 作者:赵晓楠 来源:音乐学系
近日,音乐学系退休教授张静蔚先生的两部史学系列新作《<良友>画报 图说乐·人·事》和《<北洋画报> 图说乐·人·事》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
百年近现代音乐史(1840-1949)见证了中国社会从老大帝国(林语堂语)走向民族独立的波澜壮阔的沧桑巨变,记述了中国音乐从体裁样貌到风骨品格的脱胎换骨般巨大嬗变。短短百年中留下了极为多样丰富的历史资料,张教授以史学家的敏锐眼光,以“音乐史不但可以读、可以听,又可以观”的学术初心,从图像学的角度,钩沉辑逸,积十年之功,将民国时期著名的两大画报《良友》和《北洋画报》中所有与音乐相关的图片加以搜集整理,精选编目,并配以释文解读,前者主要涉及1926年至1949年以上海为中心的音乐教育、民族音乐、歌舞音乐表演、抗日歌声、乐队和乐器、音乐家、音乐作品;后者则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北方的音乐活动为主,包含了音乐教育、“明月歌舞团”、音乐歌舞、传统音乐、音乐家、文艺短论文字等内容,材料丰富真实,具有高度的史料价值。
张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史学家,是我校博士生导师,曾任音乐学系系主任。1993年获国务院“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表彰,享受政府津贴。2001年获文化部第三届“区永熙优秀音乐教育奖”。 张教授的史学研究特别注重学科的史料搜集和整理工作,如《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中就汇集了众多鲜为人知的近代音乐史料;《搜索历史——中国近现代音乐文论选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则更加关注 “五四”以后的中国音乐史料。此外还出版了《马思聪年谱(1912-1987)》(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触摸历史:中国近代音乐史文集》(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等著作。本次出版的《<良友>画报 图说乐·人·事》和《<北洋画报> 图说乐·人·事》两部新作仍然贯穿着张先生高度重视史料文献的治史特点。
尤为值得称道的是,这两部著作都是张教授在2007年退休后,积十年之功,穷一己之力,在国家图书馆封存的历史期刊中,将这两部久已为人所遗忘的画报中的数千幅图片,一幅一幅,精挑细选、条分缕析,汇集成册,在年近八十的高龄,得以出版,可谓“久久为功、驰而不息”,亦堪为后辈学人楷模。
张教授的新著正是“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生动体现。正如《《中国近现代音乐图像史丛书》主编洛秦教授所言,“张静蔚先生及其《<良友>画报图说乐·人·事》和《<北洋画报>图说乐·人·事》引领着我们开启这一新领域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