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6-04
来源:作曲系 作者:林汐
作曲系三场毕业作品音乐会圆满落幕
时间:2021-06-04
来源:作曲系 作者:林汐
5月28日、5月31日和6月3日晚,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作曲系、中国乐派交响乐团、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以及教育教学中心承办的“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作品音乐会”在国音堂音乐厅上演。音乐会由指挥系副主任金野教授执棒,中国乐派交响乐团演奏。
三场毕业音乐会共上演了9部2021届本科毕业生作品、9部2021届硕博毕业生作品以及8部往届毕业生作品。题材丰富多样,有以古诗词为题材加以创作的,如徐盛然的《古道西风》、彭天孥的《时雨》、王雍棋的《夜吟》、张姣的《唐诗二首》以及王桐夕的《风花》;有以自身经历或心灵感悟来表达特定情感的,如吴嘉锐的《灰》、郭启出的《悼歌》、谢雨晴的《夜·梦》、丁晨的《今日立夏》、王培丞的《诚实》、常智舒的《Elapsing》、姚鲲鹏的《浮想》以及李季雨的《风雪之隅》;有以自然景观为题材加以创作的,如刘一鑫的《冰封》,张阔的《云境》,赵鸿祯的《莲山海韵》、张嘉阳的《又见雪莲花开》以及邵文婧的《自然之怒》;有从中国历史或神话故事中汲取素材加以创作的,如李虹霄的《勒勒车》、马骜的《风之唤》、吴思篪的《傀儡戏》、邓雨容的《子文》以及孙程程的《海之魂》;有从绘画、文学中获得启发加以创作的,如王凯明的《墨图》以及李韵的《死火》;还有以民族民间音乐作为核心素材加以创作的,如陈瑞昊的《沂蒙印象》等。
作曲系秉承我校“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办学理念,高度重视学生实践与创作能力的培养。此次26部毕业作品不仅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作品质量也显著提高,充分展现了作曲系在教学改革中扩大艺术实践课程比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丰硕成果。学生们通过配器实践课,在创作中更加精准地反映所要表达的内容;通过作曲系与乐队的联合实践课程,不断优化、完善作品;通过实践课与理论课程的结合,以更加成熟的方式将内容完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音乐会引起了现场观众的热烈反响和广泛好评。
音乐会上演的每部作品既是学生们多年来认真学习的果实,也是毕业之际送给母校的一份珍贵礼物。音乐会完满结束的同时也代表着下一段学生们学习与探索音乐之路的开始。作曲系毕业生们将满载收获,继续传承辉煌谱新曲,励精图治铸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