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4
来源:党委研工部 作者:郭璨
“星期音乐会”研究生艺术实践舞台2023年度首场音乐会“相逢·共鸣”精彩上演
时间:2023-04-14
来源:党委研工部 作者:郭璨
4月4日晚,由党委研工部主办,校研究生会承办的“星期音乐会”研究生艺术实践舞台之“相逢·共鸣”在中国音乐学院教学楼208教室举行。党委研工部副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王静波,声乐歌剧系党总支副书记屈丽芳与学生们共同欣赏音乐会。音乐会由音乐教育系2022级硕士研究生黄晗主持。
本场音乐会是研究生科研实践特色品牌活动——“星期音乐会”研究生艺术实践舞台2023年的首场演出,旨在拓展研究生实践机会、拓宽艺术实践渠道,进一步提高广大研究生的专业素养及实践能力。
本场音乐会曲目涵盖汉族民歌、少数民族创作歌曲、古诗词艺术歌曲、歌剧选段、创作歌曲及器乐独奏等多个音乐体裁,参演学生来自声乐歌剧系、国乐系。研究生们在台前幕后的艺术实践及学习交流中逐步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在多学科的思维碰撞中不断开拓艺术实践新思路。
本场音乐会以两首极具风格特点的民歌为开场。从浙江温州乐清山歌《对鸟》到新疆民歌《青春舞曲》,演唱者声乐歌剧系2021级硕士研究生曾梓晴和2022级硕士研究生韩佳捷在各自的歌曲表演中展现出极强的地域风格,用歌声带领观众感受民族文化的多样绽放及祖国河山的秀丽之姿。
随后,由声乐歌剧系2020级硕士研究生胡蝶、2021级硕士研究生姜小姣分别带来两首创作歌曲——饱含游子深情的《春雨》和具有时代性的作品《科学的春天来到了》。二人在演唱技巧与作品情感中的精湛把握赋予了两首歌曲丰富饱满的音乐表现力。
声乐歌剧系2022级硕士研究生任怡静演唱的《虞美人·听雨》再现了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真挚而缠绵的意境。2021级硕士研究生雷晰雅以一曲《紫菱洲歌》为观众讲述了《红楼梦》中感人至深的离别悲情。
浙江筝曲《林冲夜奔》是一首融合了昆曲元素的器乐表演曲目。国乐系2022级硕士研究生刘久暄以一把古筝的精湛演绎,为现场观众展开了一幅从悲痛愤懑到义无反顾的梁山英雄画卷。歌曲《水灵灵》则洋溢着浓郁的江南风情,与前作展现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声乐歌剧系2022级硕士研究生邸葛的歌声更是仿佛让人置身于江南水乡的缠绵与温柔中。
声乐歌剧系2020级硕士研究生赵梓杉演唱的《虞美人·听雨》表达了词人李煜在不同年龄、不同环境、不同际遇中迥然不同的感受。声乐歌剧系2021级硕士研究生隆英演唱的创作歌曲《别姬》叙述了项羽和虞姬生死离别的悲情场景,让在场观众无不为之深切动容。
声乐歌剧系2020级硕士研究生赵江睿、2022级硕士研究生杨惠雯分别带来两首风格鲜明的民歌作品。《思恋》是一首具有新疆维吾尔族风格特点的爱情歌曲,赵江睿通过其歌声展现了维吾尔族男女对爱情的向往与思恋。杨惠雯演唱的朝鲜民歌《铃铛》在独特的韵律中描绘了春天里祖国锦绣江山一片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
声乐歌剧系2022级硕士研究生周美奇通过一曲《青玉案·元夕》塑造了一位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诗人形象。《啊,我不朽的竖琴》选自古诺的歌剧《萨福》,2022级声乐歌剧系硕士研究生韩悦为观众展现了歌剧唱段中丰富的层次与其独有的魅力。本次音乐会以声乐歌剧系2021级硕士研究生阿比么日杂演唱的《我的情歌》作为结尾,该作品是一首彝族的创作歌曲,其动人的歌声表达及生动的舞台表演,为我们传递了彝人阿哥对阿妹浓厚又淳朴的深情。
本场音乐会充分展现了国音研究生扎实的专业能力与不懈的艺术追求。“星期音乐会”研究生艺术实践舞台将持续举办、定期上演。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及研究生会将不断为研究生搭建展示艺术实践成果和创新学术思维的交流平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学校“双一流”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