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22
来源:声乐歌剧系 作者:苏静敏
声乐歌剧系举办2021级新生引航工程主题活动
时间:2021-11-22
来源:声乐歌剧系 作者:苏静敏
为深入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引导新生坚定理想信念,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声乐歌剧系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于2021年11月10日下午在教学楼303教室开展“我的学艺之路”系列活动之“同音共律、声声不息——新生引航工程主题活动”。活动特邀声乐歌剧系2020级博士研究生、中国铁路文工团优秀歌唱演员龚爽作为主谈人出席,声歌系党总支书记张天彤老师、总支副书记屈丽芳老师作为与谈人,与龚爽共话她的学艺之路。
当天的303教室座无虚席,现场气氛热烈。活动由声乐歌剧系辅导员李怡凡主持。她首先代表2021级全体新生对龚爽师姐的到来表示最诚挚的欢迎。龚爽表示,特别高兴能和大家面对面交流,一路走来希望自己的经历可以帮助到同学们。与谈人张天彤老师介绍说,在她与龚爽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龚爽在学习上是一名爱思考、求知欲很强的好学生,生活中又是一位作风低调、待人谦和的“邻家小姐姐”,希望她的从艺经历能够给同学们带来启发。
龚爽从自己如何与音乐结缘谈起,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学习音乐道路上几个重要节点的心路历程。自幼在二胡老师的启蒙下,龚爽开启了踏寻音乐世界的大门,后专门学习钢琴、声乐,逐渐发现了自己在声乐方面的兴趣和优势。初中的她离开家乡,怀着忐忑的心情,抱着对未来的憧憬来到北京音乐舞蹈学校。三年艺校的声乐学习,使她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越发热爱自己的专业,为她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当张天彤老师问到她如何与国音结缘,龚爽说:“国音曾是我遥不可及的梦想之地,当年接到中国音乐学院的录取通知时的幸福,令我此生难忘。”在专业老师的鼓励下,大学在校期间龚爽日复一日地坚持学习和练习。龚爽说自己的座右铭是“不要想着努力而不去努力,不要在思考中度过”。她特别提醒同学们:“大学的时间过得很快,要珍惜每一天。”
在回顾自己八年的“金钟奖”参赛历程时,龚爽毫无保留地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她鼓励同学们多实践,作为一个声乐学习者,“要守得住寂寞,耐得住诱惑”。龚爽坦言自己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遇到瓶颈问题时也会和自己较劲,她劝慰同学们不要去钻牛角尖,要认真踏实地走下去,要巧练,不傻练。龚爽提到,在博士期间,张天彤老师的“中国原生民歌模唱与分析”课程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启发和收获。她鼓励同学们用更开放的心态去看待声乐学习,不要把自己局限在固有思维,要接触并广泛吸纳其他门类的知识不断丰富自己。张天彤老师也激励同学们,不要把自己禁锢在一种固有的认知模式里,要广泛涉猎不同风格类型的音乐并从中汲取养分。龚爽也回应张老师的观点说:“艺术本是开放多面性的,表达的灵感来源于平时的积累。”
自2016年摘得“金钟奖”桂冠至今,龚爽先后出演了七部歌剧,在事业上不断超越自己。进入博士学习阶段,龚爽将学术研究锁定在民歌艺术化探索的课题。未来,还将继续在歌剧领域攀登高峰,尝试拓展不同的声乐表达形式。
同学们与龚爽进行了热烈互动,围绕关于怎样学习一首作品、怎样突破专业学习的瓶颈期、如何规划五年的大学生活、少数民族歌手学习学院派方法的初心和方向应该是怎样的、如何平衡歌唱中情感和技术的关系、上台前的准备等问题向龚爽请教。龚爽一一为同学们答疑解惑,真切的寄予她作为学姐的期望。
教室的温馨氛围把大家的距离不断拉近,不知不觉中近三个小时的分享会接近尾声。张天彤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她将龚爽的讲述凝练成两个方面,提纲挈领地帮助同学们领悟精髓:一是在精神状态上要做到“初心、专注、定力、定期清零”;二是在专业学业上要有“耐力、巧练、眼界”,要有重点的“去塑造自己”“有职业规划”“要警钟长鸣”。张天彤老师希望本次活动能引发同学们的思考,思考如何成为一名德艺兼修的优秀的声乐表演人才,将中国声乐艺术的精髓传承下去。她希望同学们以龚爽为青春榜样,勤勉奋进,努力成才,为学校争光。
分享会的最后,龚爽为大家演唱了一首《三月桃花心中开》。同学们纷纷表示,感谢声乐歌剧系在同学们刚刚开启大学生活之际举办的这场活动,为同学们点燃了青春的激情和梦想。声乐歌剧系的莘莘学子将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结合自身专业特色,以学校“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的办学理念为指导,做到严谨治学、广泛实践,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成为高素质的声乐表演人才,为中国声乐事业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