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旧版网站 OA 系统 Email 图书馆

  • 国音概况

    Introduction

    学校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 机构设置

    Department

    教学院系 党务部门 行政部门 研究机构 其他
  • 招生就业

    Enrollment&
    employment

    本科生招生 硕士研究生招生 博士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附中招生 考级 就业信息网
  • 国音师资

    Faculty

    师资概况 教学名师 博士生导师 特聘教授 师资队伍
  • 合作交流

    Cooperation

    国内交流 国外交流
  • 校园服务

    Service

    国音校历 校园地图 数字国音 国音邮箱 联系我们
E
  • 国音概况
    • 学校介绍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机构设置
    • 教学院系
    • 党务部门
    • 行政部门
    • 研究机构
    • 其他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硕士研究生招生
    • 博士研究生招生
    • 留学生招生
    • 附中招生
    • 考级
    • 就业信息网
  • 国音师资
    • 师资概况
    • 教学名师
    • 博士生导师
    • 特聘教授
    • 师资队伍
  • 合作交流
    • 国内交流
    • 国外交流
  • 校园服务
    • 国音校历
    • 校园地图
    • 数字国音
    • 国音邮箱
    • 联系我们
  • 国音资讯

    国音资讯

  • 国音时讯
  • 学术空间

喜报 | 我校学生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声景设计竞赛”中喜获佳绩

时间:2024-11-27

来源:教务处 作者:欧阳迎湘

喜报 | 我校学生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声景设计竞赛”中喜获佳绩

时间:2024-11-27

来源:教务处 作者:欧阳迎湘

11月14日,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声景设计竞赛”获奖名单公布。我校音乐声学专业2024级博士研究生欧阳迎湘作为组长的参赛作品《声游什刹——什刹海地区声景设计》,在付晓东教授、黄一伦老师共同指导下荣获竞赛三等奖。

该作品的主创团队由跨学科、跨地域的学子们构成。我校音乐声学专业2024级博士研究生欧阳迎湘作为组长,在付晓东教授、黄一伦老师共同指导下,携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郝锦坤、北京电影学院刘宇珂、同济大学张城越及赵笑溪4位同学,经过4个月的调研、设计与实施,于2024年9月协力完成。

《声游什刹——什刹海地区声景设计》采用沉浸式声漫步的形式,将什刹海自然风貌与人文景观,赋予天籁之声、地籁之鸣和人籁之喧的灵动,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时间轴线上铺陈开来。什刹海作为我国第59项世界遗产“北京中轴线”建造的基点和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四九城、大运河和中轴线的历史记忆。2014年10月29日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发布《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管理办法》明确了什刹海作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核心区,是以展示北京传统文化为主的休闲旅游区”的功能定位。它不仅是开放景点,也是传统社区,这种混合式特色“文旅融合”景区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体验,也为声音景观的设计带来了巨大挑战和独特价值。本设计以什刹海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为依托,对区域的声景现状进行评价与设计,旨在提供健康、科学的规划方案和可行性论证。同时,以该区域为试点,也为国内同类景点的声景保护与传承提供借鉴案例。

“全国大学生声景设计竞赛”旨在推动声学、建筑学、生态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声景”理念在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2024年4月,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声景设计竞赛”正式启动。本届竞赛以“声景与健康”为核心主题,聚焦于声环境及声音要素的分析研究,鼓励学生基于实地调研,提出创新的声景设计方案。竞赛鼓励全国高校组建跨学科团队,以创新化、复合化、应用化的视角,挖掘“声景”对健康的价值,提升人居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本次竞赛共收到全国近90所院校提交的近110组参赛作品,经过竞赛组委会形式审查、同行专家初审等层层选拔,共遴选出21组作品进入复评。2024年11月8日,21组作品参加了线上答辩,经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硕贤、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康健等9名专家组成的评委会的现场评审,我校欧阳迎湘及其小组成员,获得三等奖的好成绩,也是所有参赛选手中,唯一具备音乐学院背景的团队。

通过此次参赛,学生们锻炼了跨学科团队的合作与实践能力,探索出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研究模式。本项目研究成果不仅为我国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提供了成功的案例实践,还为推动我国声音景观学科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我校学生的参与和获奖,是为实现音乐艺术起点的学科交叉与融合,开辟了新的路径和赛道,更为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贡献了国音智慧。

其他新闻

  • 27 2024.11

    中国共产党中国音乐学院教辅总支部党员大会胜利召开

  • 27 2024.11

    四系三部门联合开展“党建引领校地合作,共促雄安文化发展”主题党日活动

Copyright © 中国音乐学院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91 | 京ICP备:13044071号-4号  Site Designed by MONOKEROS
地址:北京朝阳区安翔路一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87561 传真:010-64874646
新浪
微博
官方
微信
新浪
微博
官方
微信

Copyright © 中国音乐学院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91

京ICP备:13044071号-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