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9
来源:声乐歌剧系 作者:王子莹 图片:谢军、边琛琛
声乐歌剧系举办“声乐文献荐览”专题讲座
时间:2023-12-29
来源:声乐歌剧系 作者:王子莹 图片:谢军、边琛琛
为进一步帮助声乐歌剧系同学们更好地完成学位论文开题、写作,夯实论文文献基础,提升论文质量,2023年12月21日,声乐歌剧系特别邀请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理论教研室邹爱舒副研究员举办了“声乐文献荐览”的专题讲座。声乐歌剧系部分教师和硕、博士研究生同学们参加了本次活动,讲座由声乐歌剧系党总支副书记屈丽芳主持。
邹爱舒老师带领师生们从声乐的起源与定义开始探讨,围绕“中国声乐文献总览”“文献分类与推荐”“欧洲声乐文献”等几个部分为大家娓娓道来相关的文献珍藏。在“中国声乐文献总览·古代声乐文献”部分,邹老师对先秦时期至清朝每个朝代的中国声乐发展进行了串讲解读,特别推荐了几部极为重要的古代声乐文献——段安节的《乐府杂录·歌》、周德清的《中原音韵》、燕南芝庵的《唱论》、魏良辅的《曲律》以及王德晖、徐沅澈合著的《顾误录》等,这些文献不仅记载了前人对于歌唱呼吸、发声、吐字、语言、音韵、行腔、风格、声乐教学法等问题的阐述,也为后人对于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法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在“中国声乐文献总览·近现代声乐文献”部分的精彩讲述中,邹爱舒老师深入挖掘了这一时期的丰富资源,重点总结了近现代声乐领域的研究成果,给师生们介绍了一系列对中国声乐事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文献材料。通过邹老师对高中立先生的《声乐研究法》、吕白克先生的《声乐研究》以及人民音乐编辑部编纂的《声乐论文集》等文献的简单介绍,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近现代中国声乐研究的方法论、理论体系以及学术成果。
此外,邹老师还给同学们推荐了声乐史、嗓音科学、声乐演唱、声乐教学以及声乐美学等多方面的优秀的声乐文献著作以及欧洲的一些声乐文献,包括K.那查连科的《歌唱艺术》、理查德·米勒的《如何训练女高音》等。
邹爱舒老师在讲座的最后还对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是要关注声乐研究的特殊性,注意文字材料与音视频结合、对照学习;二是古代文献尽量要找原典和注释对照看;三是要注意区别古代文献与近现代文献、姊妹艺术与声乐艺术的词义区别;四是要注意文献的不同版本;五是要有自己的看家书,要注重精读与泛读结合,重视平时积累与思考,养成写书笔记的习惯;最后就是战略比战术更重要,先定位,确定研究方向,早做准备,积累材料、深入思考。
在答疑和互动环节,邹老师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如何做读书笔记”、“如何寻找自己的看家书”等问题,结合自己的丰富学术经验给同学们一一做了详尽解答。
邹爱舒老师在讲座中详细疏理声乐领域古、今、中、外不同类别的文献,为同学们提供了继续深层次研究的宝贵素材,更给同学们如何做好声乐研究文献积累工作指明了方向。同学们纷纷表示干货满满,收获颇丰。下一步,声乐歌剧系将继续借助理论教研室的学术资源,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类专题讲座,为不断提升同学们学术能力,不断夯实同学们的专业学术功底而精准发力,共同为国音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