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2
来源:声乐歌剧系
新山歌社举办徽州民歌专场
时间:2023-05-22
来源:声乐歌剧系
在5月19日上午“新山歌社”举办了徽州民歌专场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了国家级非遗徽州民歌代表性传承人操明花老师及其女儿操洁春老师主讲。活动由新山歌社指导教师张天彤教授主持。
活动伊始,指导老师张天彤教授首先对徽州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以及徽州民歌的分类、特点以及风格形成的原因作了基本介绍与阐释。徽州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方言种类丰富,主要分布于新安江流域的皖南徽州府、浙江西部旧严州府一代,并延伸到江西、德兴以及景德镇市郊。徽州民歌是在先民的劳动生产中形成的,最早出现的为劳动号子,以外还包括山歌、小调、歌舞及部分佛教、道教歌曲。
操明花老师介绍了徽州地区极具代表性的“滚声”唱法——“哈哈腔”的由来,现场教唱了两首具有浓郁徽州特色的作品《磨米磨麦》《卖花线》。应学生们的请求,操明花老师还与操洁春老师演唱了《十二月花》《徽墨歌》《小石桥》三首徽州民歌。本次活动在两位老师质朴高亢、情感丰沛的歌声中圆满结束。
活动最后,张天彤教授总结到,希望学生们能够从操明花与操洁春两位老师的演绎中体会到当地独特的人文情怀,感受徽州地域质朴而细腻的音乐情感。学生们纷纷表示,学习到了以前接触较少的徽州民歌,感受到了“滚声哈哈腔”的独特魅力,拓宽了自己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