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来源:钢琴系(直属)党支部 作者:魏然
钢琴系(直属)党支部举办“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专题音乐党课
时间:2023-05-30
来源:钢琴系(直属)党支部 作者:魏然
为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打造特色音乐党课,5月24日,我校钢琴系(直属)党支部在教学楼811教室举办“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讲述长征组歌创作背后的故事专题音乐党课,邀请《长征组歌》作曲家之一李遇秋之子、钢琴系副教授、党员李民同志担任讲述人。钢琴系(直属)党支部书记朱留丹、副书记杨树和钢琴系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部分团员60余人一同参加党课学习。
“谈到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长征无疑是其中最惊心动魄也是最可歌可泣的一段历史。”党课伊始,党支部书记朱留丹向大家介绍了《长征组歌》的创作背景。1965年,为纪念长征胜利30周年、全景式展现中国工农红军瑰丽壮阔的大迁徙历史,曾亲历长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肖华将军根据长征期间发生的重大的历史事件,创作了十二首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诗作。同年4月,接到上级命令的晨耕、生茂、唐诃和遇秋四位作曲家从中选取十首诗歌,通力合作完成了谱曲,《长征组歌》至此形成。
随后,李民副教授从“组诗与组歌”“父亲与革命”“父亲与组歌”“组歌与总理”“组歌与长征精神”“组歌、长征与我们”六个方面,饱含深情地讲述了《长征组歌》创作背后的故事。他从近期赴兴国县观看《长征组歌》兴国首演发布会说起,讲述了肖华将军与兴国县的历史渊源,引入父亲李遇秋在《长征组歌》创作过程中的见闻与感悟,将其创作之艰辛、创作之坚定、创作之灵感、创作之情怀娓娓道来。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将全体党员同志的思绪带回《长征组歌》的创作年代。大家纷纷为《长征组歌》的创作历程所动容。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讲述中,李民副教授选取了组歌中的《告别》《遵义会议放光辉》《过雪山草地》三首歌词,以质朴形象的语言将诗歌中描述的长征画面化为一个个生动感人的历史故事,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作为纪念长征胜利三十周年的献礼片,《长征组歌》屹立舞台荧幕数十年不倒。它以精致凝炼的歌词文本、情真意切的音乐语言,抒发了革命家的浪漫主义情怀。李民副教授深情地说道:“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的一次伟大洗礼,组歌是中国革命历史的一次伟大的浪漫主义艺术实践。六十载以来,《长征组歌》始终作为长征精神永垂不朽的奠基石、中国音乐史上红色革命的里程碑,昭示着不怕牺牲、为了人民的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开创未来”。
音乐党课最后,朱留丹书记进行总结,钢琴系(直属)党支部举办讲述《长征组歌》创作背后的故事专题音乐党课,就是要让师生们在新时代再次感悟伟大长征精神,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牢记初心使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长征组歌》的创作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生动实践,彰显了社会主义文艺的精神内涵。身为国音师生,更应扎根中国大地,站稳人民立场,坚守艺术理想,引领社会风尚,为文化强国建设、为铸就社会主义文艺新辉煌贡献智慧力量。
音乐党课中,钢琴系四位本科生崔锦煜、李雅琦、周诗渊、孔梓懿分别朗诵了毛泽东主席的著名诗篇《七律·长征》和《长征组歌》中《遵义会议放光辉》《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等四篇选段。钢琴系艺术指导专业研究生冯睿智担任钢琴艺术指导。“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琴声流淌,诵声朗朗,长征精神激荡在全体钢琴系党员心中。文艺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身为文艺工作者,钢琴系师生必将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