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学院开展“心桥工程”实践活动

时间:2023-12-07

来源:党委统战部 作者:杨玫

为搭建党外知识分子服务社会的平台,2023年12月6日,党委统战部组织党外知识分子赴花园路街道牡丹园社区开展 “心桥工程”实践活动,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理事长、声乐歌剧系西沙副教授以“中西方艺术歌曲鉴赏”为题作音乐讲座。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化振勇、作曲系党总支书记王雪薇带队参加活动。

c793460f28b749c5b9b9d25758d40667.png

化振勇介绍了“心桥工程”活动的主旨,表示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组织党外知识分子开展更多服务基层的实践活动。王雪薇曾挂职花园路街道办副主任,她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学校和花园路街道的共建,为群众提供更多丰富的文化活动。

17298f739a9242febe0de93176414fa9.jpg

f4354ad771ec49028aef29e621d4d5b1.jpg

西沙副教授从艺术歌曲的丰富内涵、艺术歌曲与诗歌的关系、艺术歌曲中声乐与钢琴的关系、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重要作用等方面做了生动精彩的讲述。

e360475a9229453ba8db6fa2554fe642.png

她将音乐理论和作品实例完美结合,挑选了四首中西作品深入分析,充分地展示了中西方艺术歌曲的独特魅力。西方艺术作品中,西沙以舒伯特代表作《纺车旁的格里卿》为例,讲述了格里卿细腻的心理状态和作品夸张的戏剧张力;以舒曼的《月夜》为例,将艺术家生平、作品背后的爱情故事和作品中蕴含的浪漫情愫娓娓道来。声乐歌剧系研究生韩悦和艺术指导方向研究生张前一共同演绎了两首作品,圆润悠扬的歌声和浪漫动人的琴声让在座观众赞叹不已。

e9b9421226254dc586c2448da72f054b.png

8deeeea853df4373940e6d5fb9397f4e.png

中国艺术歌曲中,西沙以经典作品《思乡》为例,讲述了西方的作曲技法与中国风格的完美结合,并由声乐歌剧系研究生郝君波和研究生张前一共同演绎,纯净的歌声和钢琴伴奏准确的表达,让观众充分感受到了作品浓浓的思乡情。

3b1dbd3566b74c238092f5e12ec697a8.png

西沙细致分析了中国作品《杏花天影》,这是由宋代姜夔创作、杨荫浏译谱、王震亚配伴奏的古曲,她亲自担任钢琴伴奏,并邀请郝君波同学演唱。两人的默契配合将中国传统文人风骨和家国情怀表达的淋漓尽致,赢得了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3593c0f42bf74c188a1999566cc3e296.png

最后,全场起立共唱《我和我的祖国》。铿锵的歌词,磅礴的气势,充分地激发了现场观众的爱国热情。

此次“心桥工程”实践活动充分地发挥了党外人士的专业优势,向观众传播了音乐知识,提高了音乐审美,增强了党外人士的社会责任感,拓宽了党外人士为民办实事的渠道,搭建了高校与社会服务的“连心桥”,共绘了统战对象的“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