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0
来源:团委 作者:黄涵
新山歌社之山西民歌专场成功举办 中国歌剧舞剧院独唱演员高保利应邀走进梦想剧场
时间:2019-06-20
来源:团委 作者:黄涵
6月17日,新山歌社之山西民歌专场在我校梦想剧场成功举办。活动特邀中国歌剧舞剧院独唱演员高保利作为嘉宾,分享对山西民歌的认知并现场教唱。我校博士生导师张天彤教授担任新山歌社指导教师,主持了现场活动。
首先,张天彤教授介绍了山西省的自然环境及悠久历史,从音乐发展史的角度宏观介绍了晋北、晋中、晋南三个文化色采区中音乐的代表性体裁及特点。
随后,中国歌剧舞剧院独唱演员高保利登台。他首先为大家示范演唱了民歌《三天的路程两天到》。他演唱时气息悠长,乐句长短随心而定,唱腔中含有蒙古族长调“诺古拉”的特点,给人以酣畅淋漓、意味深长之感,表达了走西口的人归家时的急切心情。新山歌社社员、声歌系研究生刘天伦现场学唱了这首《三天的路程两天到》并将自己学习的蒙古族长调演唱特点展现出来,大家真切感受到了不同民歌之间的碰撞。
之后,高保利又连续示范并教唱了《上一道坡坡下一道梁》《樱桃好吃树难栽》和《这么好的歌妹子见不上面》几首民歌,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经历讲解这些民歌的产生背景、表现情感和演唱所需技巧等。
学唱环节结束后,张天彤教授带领学生们一起采访了高保利。采访中高保利向大家讲述了他从山西灵丘县罗罗腔剧团的学艺到初来北京打工,再一步一步成长为中国歌剧舞剧院独唱演员的经历。其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品质,博采众长、善于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们深受启发。
在采访环节,高保利还隆重介绍了他的常态声乐训练老师王宏伟先生。王宏伟老师结合现场学生们的学唱,阐述了自身对“声音位置”的理解。
最后,张天彤教授结合本场活动,总结了演唱山西民歌以及演唱其他地方民歌的“八个关系”,即咬字与语感的关系、气息与情感的关系、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文本与即兴的关系、喊(吼)与唱的关系、技术与艺术的关系、个性与共性的关系、语言与语气的关系,进一步提升了活动的理论高度。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不仅学唱山西民歌,从嘉宾的学习历程中吸取经验,更提升了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新山歌社成立后,已举办了多场丰富多彩的课外民歌学习和传唱活动,让社团成员们有更多机会去了解和认识传统音乐,更加明确自己未来声乐学习的方向和目标,打造了我校教育教学的第二课堂,丰富了课外教学内容和形式,拓展了人才培养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