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0-12
来源:团委 作者:孙馨悦、章凌文、严研
“新山歌社”非遗民歌进校园活动——河曲民歌专场在我校圆满举行
时间:2021-10-12
来源:团委 作者:孙馨悦、章凌文、严研
2021年9月23日,“新山歌社”非遗民歌进校园活动——河曲民歌专场在中国音乐学院梦想舞台进行,指导教师张天彤教授主持活动。本场活动特邀国家级二人台非遗传承人许月英老师、山西省级河曲民歌非遗传承人杜全居老师、山西华夏之根艺术团青年民歌手王敏、李小菲,为我校“中国原生民歌模唱与分析”课的同学和“新山歌社”社员们展示并教唱了河曲民歌和二人台选段。
指导教师张天彤教授首先介绍了河曲“鸡鸣三省”的地理人文概貌并对河曲民歌和二人台进行了简要介绍。河曲是位于晋、陕、蒙接壤的一座县城,这里有滔滔的黄河水曲折洄渊,沉淀了大河岁月的精魂。河曲民歌流行于河曲县及晋西北一带,甚至辐射至陕西和内蒙三省区交界的广大地区。河曲民歌在当地有“一蒂三花”之说,即在河曲叫山曲儿,在陕北叫信天游,在内蒙则叫爬山调。二人台则是流传于晋北、内蒙西部、陕西北部、河北张家口等地的地方小戏,最初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表演程式上属于“两小”戏,距今约有二百余年的历史。
本次邀请嘉宾许月英老师是国家级二人台非遗传承人,她演唱的代表性曲目有《大红公鸡毛腿腿》、《想亲亲想在心眼上》、《人家都在你不在》等民歌300余首,表演二人台《走西口》、《打樱桃》《卖碗》、《捏软糕》等传统剧目30多部。当天的课堂上,许月英老师首先教唱了《大红公鸡毛腿腿》。
谈到这首歌的演唱技巧时,许月英老师说:“为了唱这首歌,我们演员必须要把嘴练得巧一点,咬字吐词清楚了观众才能听得懂。后来我又把这首歌加进了一些二人台的演唱技巧,比如说打嘟噜、夹说带唱、有疾有慢等,尤其是还要唱出河曲方言的那个味儿来。通过我的演唱,让这首歌更具有特色了,广大听众喜欢,我把这首歌一直唱到了今天,还会继续唱下去。”当晚的课堂上,许老师还教唱了《想亲亲想在心眼上》《人家都在你不在》。
在今年暑假期间,我校团委组织“新山歌社”部分成员前往山西河曲进行采风实践,当时杜全居老师的一首《红嘴唇春一笑扰乱哥哥的心》我校师生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早年在河曲二人台剧团从事舞台表演,曾师从国家级河曲民歌非遗传承人韩运德老先生(已故)。当天的课堂上,杜全居老师为同学们教唱了《红嘴唇唇一笑扰乱哥哥的心》、《难活不过人想人》、《挣不下银钱过不了》。
本期活动还特邀在山西下乡做惠民演出的国家二级演员、山西华夏之根艺术团的王敏和李小菲。两人携手为同学们演唱了经典河曲民歌《五哥放羊》、《走西口》和《圪梁梁》,接着王敏与杜全居老师共同合作演唱了《三天路程两天到》,传承人们精彩的高腔演唱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和欢呼声。
在上午和晚上两个单元的教唱和示范后,同学们纷纷上台汇报演唱。许月英老师和杜全居老师就同学们的模唱进行了点评和细致辅导。
在活动最后,张天彤老师进行了总结:第一是方言,河曲民歌一定要用河曲方言来唱,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当地老百姓的认可;第二是技巧,河曲民歌的演唱有很多技巧值得总结,如《大红公鸡毛腿腿》里面的嘟噜音、带衬词的夹说夹唱以及嘴皮子的灵活轻巧,又如《红嘴唇唇一笑扰乱哥哥的心》中的上挑下滑音的演唱、鼻腔音以及擞音的运用等;第三是要将艺术生活化,当把来源于生活的民歌艺术化、舞台化以后,如何能让老百姓喜欢,让河曲民歌的演唱听起来更加接地气,就需要将艺术进行生活化的处理,不仅仅体现在方言和润腔方面,更重要的是用心体会民歌的内在情感;第四是“口传性”,它是学唱民歌的根本方法、是非遗保护的重要对象,保护非遗的传承手段和方式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此次“非遗民歌进校园活动——河曲民歌专场”活动,同学们不仅对河曲民歌的了解、认识更深一步,也意识到传承非遗文化的使命刻不容缓、任重道远,非遗传承人们在传承过程中有许多不易与艰辛却从未放弃,作为中国音乐学院的学生,我们必将为不断传承、发展这些绚烂多彩的非遗文化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