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室内乐团建团十周年音乐会” 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圆满落幕

时间:2018-11-07

来源:紫禁城室内乐团

2018年11月1日-2日,紫禁城室内乐团十周年纪念音乐会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举行。此次音乐会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音乐家、音乐学者的关注与支持。两场音乐会场场爆满,座无虚席。

此次十周年纪念活动包括两场音乐会,1日的《国风雅韵》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传统音乐专场,2日的《四面来风》则是国内外著名作曲家为紫禁城室内乐团委约原创并让人耳目一新的现代室内乐作品。

《国风雅韵》音乐会精选了演奏家们在深入民间采风学习基础上研习或重新整编的9首作品。其中《寒鸦戏水》(广东汉乐)、《昭君怨》(潮州弦诗乐)和《福德祠》(潮州音乐)是广东传统音乐中的优秀代表;《线戏》和碗碗腔《华州韵》一个苍劲豪迈、一个韵律天成,带领听众在音乐中领略陕西的风土人情;由梅花大鼓改编的《梅花韵》和由京剧改编的《夜深沉》极好的传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曲艺和京剧的精华;《梅花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的代表作,其悠扬婉转的旋律让听众听得如痴如醉;《上楼下楼》是河南板头曲中的佳作,其曲调欢快活泼,让人印象深刻。9首独具韵味、古朴大气的曲子经过演奏家们恰到好处的演绎,向观众传递着中国传统音乐和而不同、雅俗共赏的艺术美,以及其中蕴含着的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值得一提的是,学院派音乐家们秉持着弘扬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扎根泥土、向民间音乐虚心求教的态度以及十年来持之以恒的坚守精神,在音乐会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令人肃然起敬。

《四面来风》音乐会选取了7首与国内外优秀的作曲家合作的现代音乐作品。《风声》、《听谷》和《天运(帝曰)》都是从中国传统的思想出发,用音乐抒人生之感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音乐亦和这清风、山谷、明月一般,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耳得之而为声,音乐使言语变的贫瘠,使天、人、自然合而为一。《宇宙之爱III》使人感受到宇宙之中存在的无限的大爱,音乐里饱含着希望与对美好的追求,使人内心泛出阵阵暖意。《四不像》是钢琴与民乐配合碰撞出的绚丽火花,《十变五化》是作曲家用他独特的视角捕捉到的中国文化的精髓。整场音乐会的压轴曲目《五行》配合了一段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视频,加上其跌宕起伏的旋律,最终给观众们带来了极佳的视觉与听觉体验。来自中外不同国家的8位作曲家,其每首作品虽然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意趣,但都是尝试着用中国乐器的声音,或着是用中西乐器的融合与对比,来表现中国文化的意蕴和审美。音乐会的成功更体现着紫禁城室内乐团独到的艺术追求和演奏家们十年的辛勤付出,他们不断带领中国音乐走出去,又将西方的音乐引进来,让民乐焕发出新生,这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光明未来。演奏家们的创新精神,以及他们不断汲取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对一切艺术的包容和吸收的态度,都感动着每一位观众。

2018年,紫禁城室内乐团走过了第十个年头。这十年间,正是各位演奏家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坚守,对技艺、音乐精益求精的态度,勇于积极创新的精神,将中国音乐带到全世界。期待紫禁城室内乐团的下一个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