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13
来源:党委学工部、研工部 作者:内蒙古校友会
党委书记王旭东带队赴内蒙古调研并看望当地校友会
时间:2025-05-13
来源:党委学工部、研工部 作者:内蒙古校友会
5月9日,党委书记王旭东带队赴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调研,并看望中国音乐学院内蒙古校友会,参加内蒙古校友会进校园系列活动的首站活动。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党委书记刘九万对王旭东书记一行来访调研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作为内蒙古地区民族教育的重要阵地,近年来不断加强音乐专业学科的建设,希望两校进一步加强在音乐教育、实践教学和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内蒙古地区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王旭东书记感谢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对中国音乐学院内蒙古校友会进校园系列活动的大力支持,介绍了学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艺术实践等方面的情况。他讲到,中国音乐学院建校60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音乐艺术人才,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在民族音乐教育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希望两校加强沟通交流,探索在艺术采风 、 实践教学 、青年人才联合培养 、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的合作。
5月9日下午,王旭东书记一行参加了内蒙古校友座谈会。座谈会由内蒙古校友会会长佟占文主持,30余位校友参加座谈。座谈会上,王旭东书记充分肯定了内蒙古校友会自成立以来开展的工作,并围绕学校办学初心、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艺术创演、服务社会、国际交往等方面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情况。他强调,校友会是学校与校友之间联系的重要桥梁,希望内蒙古校友会继续服务校友、凝聚校友,希望校友们继续保持对母校的关注和支持,共同为学校的事业发展以及内蒙古地区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佟占文会长汇报了内蒙古校友会的工作进展和未来规划,他表示,校友会将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拓展服务范围,为校友们提供更多元化的平台和支持。同时,他也欢迎更多校友加入校友会,共同为内蒙古地区的各项事业添砖加瓦。
在交流环节,与会校友纷纷发言,分享了自己难忘且宝贵的学习时光,感恩母校和老师的培养,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为学校建设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大家纷纷表示,将积极参与校友会的各项活动,为母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座谈会结束后,王书记一行和校友代表共同参观了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和校史馆。
当天晚上,王书记一行和校友代表共同参加由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党委宣传部与中国音乐学院内蒙古校友会共同主办,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校园乌兰牧骑协办的“国音绽彩·情系北疆”中国音乐学院内蒙古校友会进校园专场演出。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海山,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敏,党委委员、副校长高喜天,党委委员、副校长双虎,以及内蒙古区内知名专家学者、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师生共计600余人观看演出。
演出分为梦起草原、艺海扬帆、弦歌北疆三个篇章。
第一篇章《梦起草原》以蒙古族传统艺术为核心,追溯音乐梦想的草原之源。舞蹈《梦起》以少年视角勾勒对音乐的纯真憧憬,唤醒草原艺术初心;说唱《科尔沁史诗片段》展现了传统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长调《乌拉盖河》用空灵颤音描绘河流与绿野,抒发游子对故土的眷恋;歌曲《圣洁的草原》用深情歌声祝福家乡的美好,充分彰显了北疆音乐文化的鲜活生命力。
第二篇章《艺海扬帆》聚焦校友求学、成长与艺术反哺的深情对话。器乐合奏《万丽》以轻快的旋律,重新勾勒出校园青春的活力与浪漫情愫;歌曲《春风十万里》以悠扬的旋律颂扬时代的崭新风貌;诗词歌曲《醉了千古爱》融合古典韵律,凸显传统文化的艺术美;歌曲《赞歌》表达北疆儿女对美好向往的愿景;歌曲《我的太阳》以高亢献唱,展现校友以歌声拥抱艺术的广阔胸怀。
第三篇章《弦歌北疆》以传承北疆文化为使命,展现校友扎根北疆的赤子情怀。舞蹈《舞起来吆喝尔》以翻涌的绿浪意象演绎学子归乡的炽热情感;器乐合奏《马蹄飞扬》以奔腾节奏模拟骏马驰骋,彰显艺术创新的锐意进取;四胡独奏《骏马蹄印》以灵动旋律勾勒草原轮廓,传递传统乐器的时代新生;歌曲《雕花的马鞍》以温柔旋律追忆草原生活,诠释艺术反哺故土的深情厚谊。演出尾声,全体演员与观众合唱《我和我的祖国》,以激昂旋律凝聚爱国情怀,奏响艺术使命与家国责任的时代强音。
整场演出在热烈而温馨的氛围中圆满落幕。王旭东书记接受了内蒙古日报社的专访,他充分肯定了校友会进校园活动,不仅展现了中国音乐学院内蒙古校友们的艺术才华,更促进了内蒙古地区音乐文化的交流与传承。
此次进校园系列活动不仅加深了中国音乐学院与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之间的友谊与合作,更为内蒙古地区的音乐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未来,学校将不断深化校友联络工作,激励各地校友会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