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9-12
来源:研究生院、科研处 作者:文宇洁
我院举办学风建设讲座
时间:2018-09-12
来源:研究生院、科研处 作者:文宇洁
9月6日下午,恰逢2018级研究生新生入学季,我院邀请了《人民音乐》原副主编、著名音乐评论家于庆新老师在国音堂音乐厅为我校600余名研究生开展了“文风与学风”主题讲座。本次活动由研究生院和科研处联合主办。
于庆新老师根据多年的工作经历,列举了生动鲜活的实例,为在场的研究生们分享了文风、学风以及学术道德规范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讲座的第一部分围绕“文风”展开。于庆新老师谈到,文风即“作者使用语言文字的风格”,文风应以“深入浅出”为最佳,“入”为内涵,“出”是对内涵的表达,写作的最高境界就是深入浅出,在文风上应尽量避免猎奇造词等语言习惯。第二部分是“学风”的相关内容。“学风”即学习的风气,主要应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克服浮躁心态,培养严谨学风和刻苦治学的精神。要做到克服各种利益的诱惑,守住心中的一方净土,心无旁骛地甘于坐“冷板凳”。他提纲挈领的总结了思想领域的四大弊病:“信仰缺失、人心浮躁、道德沦丧、审美坠落”,并希望研究生在学习生涯中能够以此为戒。为了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培养自己的良好学风,于老师还例举了缪天瑞、钱仁康、于润洋三位前辈学者的事迹,希望各位研究生能以大师为楷模、自觉抵御各种诱惑、克服浮躁心态,培养严谨学风科刻苦治学精神,真正做到“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二是,选题要努力求新,但又要避免猎奇,为新而新。具体包括选题要有积极的社会意义,要体现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良知,且一定要严格遵守写作规范。讲座的第三部分,于庆新老师着重强调了学术规范,并列举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现今所存在的“学术腐败”乱象。他认为学术腐败是对严谨治学者的严重干扰和不公,并希望大家在这种不公之下不要选择沉默,因为“沉默是邪恶得以盛行的帮凶!”话音刚落,便引起了现场的阵阵掌声。
于老师在学术上的一身正气,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位老师与同学。主持本次讲座的研究生院副院长张天彤教授在总结中受到于庆新老师的启发,发出了她对于树立良好学习风气的感慨,建议同学们要“观察生活、反思现象、提升审美、追求榜样”。两个小时的讲座,同学们不仅在文风、学风以及学术道德与规范有了新的认识,更是被于老师对学术的严谨精神、谦逊态度以及对学术的敬畏之心所深深触动,为各位研究生在今后的学习上树立了正确的思想观念。